首页 > 新闻 > 国内 >

电话替代对话 “不见面治理”滋生脱离群众新苗头

发布时间:2022-03-14 14:38:00来源:
画面代替见面,电话替代对话:“不见面治理”滋生脱离群众新苗头

  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,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。在信息化时代,各地普遍运用新技术、新手段、新应用,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,“不见面审批”“数据多跑路,群众少跑腿”等新治理方式提高了效率、便捷了群众。

  然而,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,在此背景下也衍生出一些脱离群众的新苗头:有的基层干部不善、不愿、不屑与群众面对面打交道,安排工作习惯微信吼吼、处理事情经常电话问问、了解情况依赖表上看看。这种不良风气被一些干部自嘲为“不见面治理”,值得警惕。

  基层干部脱离基层

 

 

  “以上人员今天到医院接种疫苗。”半月谈记者在一个村的工作群里看到,在一张名单图片下面,紧接着这样的通知。村干部说,现在村里一般都在群里通知。这个村有近2000人,群里只有500人,加之不少老年人不用智能手机,经常出现通知不到位的情况。

  半月谈记者走访发现,虽然新技术新手段普及使用,带来了一些工作便利,但在部分地方,有的基层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反倒“变远”,他们习惯坐在办公室“遥控指挥”,了解情况靠汇报、部署工作用电话、考评工作看报告,“上网”代替“下基层”,出现“基层干部脱离基层”新苗头。

  一位乡镇干部说,除了上级要求,平时很少进村入户。这种现象甚至出现在村干部群体,半月谈记者在一些村子采访时,经常碰到村干部对本村村民不了解的现象,问及某户村民具体情况时,常常回答不上来,只好把村里的老干部叫来。

  事实上,部分地方还出现“村干部不在村里居住”的现象。中部地区某乡镇有16个村,在村里居住的两委主干只有六七个。“白天来村里,晚上回县城,有事就回来,没事就不来。”当地有干部说,他们的工作岗位在村镇,生活重心在城里,与群众是“蛙水关系”:需要时跳进来,不需要时跳出去。

  “不见面治理”的情况在城市社区也不少见。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部地区某小区下水管网雨污没有分流,逢雨必涝,居民们经常要蹚着半米深的水出行。一位老年居民说,他们就这个问题反映了多年,但一直在企业与政府之间“来回碰钉子”,直到前两年旧城改造,这一问题才得以解决。这名居民说,他在小区住了半辈子,相当长一段时期连街道干部都没见过。

  怕见,懒见,烦见

  调研中,干部群众反映,“不见面治理”现象的出现,根子在于部分干部存在怕见、懒见、烦见群众的三种不良心态。

  ——不善于与群众打交道,“怕”见群众。有的干部害怕与群众打交道,对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,被动解决多、主动化解少。有的年轻基层干部虽然学历高,但与群众打交道能力弱,做群众工作时经常“两手一摊”、哑口无言;有的基层干部解决问题能力不足,不但面对具体问题时办法少,也不学习研究政策法规,碰到难题“两眼一黑”。

  某地政法委一名工作人员表示,他们单位领导讲话句句不离群众,时时表态要求下属处置、化解好群众矛盾,不留一个问题、一个死角,却给不出好的办法建议。有次被群众“堵”到办公室,面对群众的诘问,面红耳赤、哑口无言。

  ——不愿意跟群众打交道,“懒”见群众。采访中发现有一种脱离群众、脱离实际的干部,他们既不愿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,也不甘做精雕细琢的基础性工作,热衷于通过微信、电话联系群众,有工作需要群众支持时,就在群里“吼一吼”,吼完就算落实完;上面要求了解群众情况时,就通过电话形式搞个民意调查,问完就算了解了。

  半月谈记者梳理各地纪检部门通报的案例时了解到,有的基层干部在处理群众信访问题时弄虚作假,在没有同反映人联系上的情况下,就向上级报告虚假办理结果,引发信访人多次重复上访;有的村干部为完成上级下达的就业培训任务,滥竽充数,安排一级残疾贫困户参加劳动技能培训,乡镇劳动保障所相关负责人则不闻不问、失察失管。

  ——不屑于跟群众打交道,“烦”见群众。有的基层干部在思想上对群众没有“真感情”,奉行“对上讲感情,对下讲原则”等庸俗哲学,把群众看作是开展工作的手段,而不是服务的对象。有的基层干部在工作中只讲一切依靠群众,却不讲一切为了群众。

  如对待上访群众,经常采取“拖延战术”或“游击战术”,采取各种“招数”回避与上访群众见面。一名上访户曾被原单位漏算两年工龄导致分房无望,为此持续上访20年。“我要的只是理解和尊重,可面都见不着,又哪来的尊重?”这名上访人员说。

  谨防“鱼水关系”受损变味

  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,“基层干部脱离基层”导致诸多危害。一方面让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、“鱼水关系”受到损害,甚至在少数地方变成“蛙水关系”“油水关系”;另一方面,在具体工作中,往往脱离基层实际和群众需求,无法使人民群众真正满意,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治理的“绊脚石”。

  受访专家表示,基层党员干部身在基层,更要贴近群众。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教授汪玉凯说,面对群众思想观念深刻变化、利益诉求不断分化的新挑战,党员领导干部尤其是距离群众最近的基层干部,应切实树立群众观点、贯彻群众路线,并依靠制度机制落实到实践中。

 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许光建建议,加强教育引导,帮助基层干部端正心态,同时提高他们与群众打交道的能力,鼓励他们主动融入基层,了解实情、培养真情,听到实话、干出实绩。

  “基层干部‘目光朝上不朝下’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考核指挥棒在上面。”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赵成根认为,应积极探索科学决策、民主决策的新路径,对基层干部的培养和管理,适当加强当地群众的评估和监督,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等问题决议充分征求群众意见,营造多元共治的有效机制和良好氛围,让群众“说了算”,确保干部的所谋所为与群众的所期所盼水乳交融。

  半月谈记者:胡锦武 晏国政 孙亮全

(责编: admin)

免责声明:本文为转载,非本网原创内容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